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语言可以表达思想,沟通交流,它的形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演讲家的精彩陈词、歌唱家的美妙歌声、师长的谆谆教诲、情侣的甜言蜜语、朋友的饭后闲谈,都是语言在发挥作用。语言能够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媒介,有个重要前提就是大家对语言有着共同的理解,使用同样的词汇代表同样的含义。我们牙牙学语时,妈妈指着跑过来的一直小狗说,“小狗!”然后我们就知道了这只动物是“小狗”,我们对“小狗”这种动物就有了共同的认知。当人们再说到“小狗”时,我们就不会把猫之类的其他动物当作小狗。但是这只是汉语中“小狗”的意思,当“小狗”这个词出现在其他语言中时,就可能成了另外的意思,在不同语言体系里同一个词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
据统计世界上现存有5000多种语言,另外还有很多语言文字已经消失了,比如哥特人和玛雅人的语言文字。这5000多种语言之间如果没有翻译,是很难沟通的。
财务是商业活动的语言,只要我们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就能通过财务语言读懂不同企业、行业、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况。就像一个中国人,只要懂得英语,到了任何一个英语系国家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不需要相同的国籍、信仰、生活经历。同样,一位中国的会计师通过看财务报告也可以理解美国公司的经营情况,我们的财务语言是非常相近的。
2016年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进一步与国际趋同,意味着中国企业可以使用更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与全球企业对话。
财务语言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但如果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一些词汇,在信息接收方看来更是无法达意了。最近我在审计师的调整底稿里面看到一个“品叠调整”, 20来年的财务生涯,竟然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词,咨询几位师友,他们表示也没听说过,在茫茫网络上搜索竟然同样没有一个合理解释。遂咨询审计师是否写错,他竟然煞有介事地给出了解释,我怀疑审计师们为了职业安全而故意设计了这样一个词汇。
财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与其他语言一样,对所描述的现象和要表达的意思有一个“编译”的过程。为了描述商业活动,财务人员需要把企业众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杂乱的原始数据归纳管理,加工成财务信息,用财务语言重新表达。财务语言所描述的内容,就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业活动。财务描述商业活动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这些载体就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而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进行加工、整理的规则和工具可称为会计方法,就像一门语言的语法。
财务语言体系下的经营活动“编译”完成后,除了在特定场合监管机构有相关规范要求外,财务人员还需要巧妙地把这些信息传递出去,而不能全用专业术语,这样才能起到语言的沟通作用,不然对方就无法准确领会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像罗伯特·清崎所说的资产和读者理解的资产存在差异一样。财务部的很多数据和报表经常让人觉得望而却步往往就是因为大家觉得专业术语太多,无法读懂。平时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财务人员报告中的各个专业术语其他人员似懂非懂,其他人员阐述自己的业绩时,所使用的“利润”、“费用”之类的概念又常常让财务人员听了摇头。
明代赵南星《笑赞》中有则笑话:“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担去了。”财务语言中的专业术语就像秀才口中的“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让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人无法理解,最后也就无法实现交流和交易的目的。
在日常沟通交流中让财务语言通俗化、可理解化,是财务人员的天然责任。业务人员无法理解财务语言不能怪业务人员,就像财务人员不懂产品研发不能怪财务人员一样。华为公司曾发起过财务四化建设,其中就有“财务理论大众化、财务语言通俗化”。财务人应该检讨自己是否把会计语言说得足够清楚,写得足够明白,这是会计人员传递自己专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财务工作才更容易得到认可。
当然,非财务人员也应掌握基本的财务语言,这样即使财务人员不能用通俗的方式表达,自己也可以看个大致明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曾经说过:“所有从事经济管理的人都应学好会计。”在现代社会中,很难想象一个不懂会计的人如何去管理经济、经营企业,甚至管理自己的家庭。有关资料表明,经济管理所需信息的80%来自会计。
财务语言还是商业活动的思维工具,掌握了这种思维工具,我们就可以更清晰地界定一项经济活动在财务意义上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出恰当的决策和行动,比如,当我们对“资产”的理解与罗伯特·清崎同频时,就不会再纠结于房子是资产还是负债之类的问题。
当不同国家、行业、企业、专业的人都能把财务资料基本理解后,财务语言就使得商业世界实现了更彻底的“车同轨,书同文”。掌握了财务语言,也就等于拿了一张商业世界的通行证。